风险管理和事件响应计划
| 序号 | 具体要求 | 任务类别 | 责任部门 | 执行频率 | 执行细节 |
| 1 | 制定风险评估和管理流程 | 风险评估与管理 | 安全团队 | 持续实施 | 1. 流程需包含 4 个核心阶段:威胁识别→漏洞分析→风险评级→应对策略制定; |
| 2. 威胁识别需覆盖内部(员工操作失误、权限滥用)和外部(网络攻击、供应链风险)来源; | |||||
| 3. 漏洞分析需结合系统扫描(每月)、渗透测试(每季度)、第三方审计结果; | |||||
| 4. 明确风险评级标准(采用可能性 - 影响矩阵,划分为高 / 中 / 低三级)。 | |||||
| 2 | 高级管理层审查风险评估流程 | 风险评估与管理 | 高级管理层 | 每年一次 | 1. 审查时间固定为每年 Q4 最后一个月; |
| 2. 审查内容包括:流程覆盖的风险类型完整性、评级标准合理性、应对措施有效性; | |||||
| 3. 需形成书面审查意见,明确需优化的条款(若有); | |||||
| 4. 审查报告需由 CEO 或指定高管签字确认并存档。 | |||||
| 3 | 评估潜在威胁和漏洞及可能性和影响 | 风险评估与管理 | 安全团队 | 定期进行 | 1. 威胁类型包括:恶意软件攻击、数据泄露、DDoS 攻击、物理安全 breach、内部数据滥用等; |
| 2. 漏洞评估工具需包含:Nessus(系统漏洞)、Burp Suite(应用漏洞)、员工安全意识评估问卷; | |||||
| 3. 可能性评估参考历史发生频率(如近 3 年同类事件次数)、外部环境趋势(如新型攻击手段流行度); | |||||
| 4. 影响评估维度:财务损失(直接 / 间接)、亚马逊业务中断时长、品牌声誉损害程度、合规处罚风险。 | |||||
| 4 | 追踪已知风险 | 风险评估与管理 | 安全团队 | 持续进行 | 1. 建立风险登记册,包含字段:风险 ID、描述、等级、应对措施、责任人员、状态(未处理 / 处理中 / 已解决)、预计解决时间; |
| 2. 每周更新一次风险状态,高等级风险需每日跟踪; | |||||
| 3. 风险等级变化触发条件:影响范围扩大、可能性提升、出现新关联风险时需重新评级; | |||||
| 4. 已解决风险需保留记录至少 2 年,作为后续评估参考。 | |||||
| 5 | 创建并维护安全事件检测和处理计划及运行手册 | 事件响应计划 | 安全团队 | 持续维护 | 1. 手册结构需包含:检测机制(日志监控、告警阈值)、分级处理流程(一级 / 二级 / 三级事件)、应急联络表、工具清单(如 SIEM 系统、取证工具); |
| 2. 每季度检查手册有效性,根据实际事件处理经验更新内容; | |||||
| 3. 采用版本控制(如 V1.0、V1.1),更新记录需注明修改人、时间、原因; | |||||
| 4. 确保所有相关人员(IT、客服、法务)均持有最新版本手册(电子版 + 纸质备份)。 | |||||
| 6 | 确定事件响应的角色和责任 | 事件响应计划 | 安全团队 | 初始制定,定期更新 | 1. 核心角色包括: |
| - 响应协调员(1 名,由安全团队负责人担任):统筹事件处理,分配任务; | |||||
| - 技术分析师(2-3 名):负责日志分析、系统取证、漏洞定位; | |||||
| - 沟通负责人(1 名,由公关部指派):负责内外部信息同步(按授权); | |||||
| - 法务顾问(1 名):提供合规及法律风险建议; | |||||
| 2. 明确角色授权范围(如协调员可启动应急资源,分析师可临时提升系统权限); | |||||
| 3. 每年 Q1 更新角色名单,确保人员变动后责任无缝衔接。 | |||||
| 7 | 定义可能影响亚马逊的事件类型 | 事件响应计划 | 安全团队 | 初始制定,定期更新 | 1. 具体类型包括: |
| - 数据类:亚马逊用户信息(姓名、邮箱、交易记录)泄露、数据篡改; | |||||
| - 系统类:支撑亚马逊服务的服务器宕机、API 接口故障、云资源被非法访问; | |||||
| - 合规类:违反与亚马逊签订的安全协议(如数据加密标准)、监管机构对关联业务的调查; | |||||
| 2. 每种类型需明确判定依据(如数据泄露需满足 “泄露量≥100 条亚马逊用户信息”); | |||||
| 3. 每年结合亚马逊业务调整(如新增服务)补充事件类型。 | |||||
| 8 | 为定义的事件类型确定响应程序 | 事件响应计划 | 安全团队 | 初始制定,定期更新 | 1. 通用流程:检测确认→分级上报→控制扩散→调查取证→补救恢复→复盘优化; |
| 2. 分类型细化: | |||||
| - 数据泄露:1 小时内隔离涉事系统,4 小时内完成数据泄露范围排查,24 小时内启动用户通知预案(若涉及); | |||||
| - 系统宕机:30 分钟内启动备用系统,2 小时内定位故障原因,每小时向亚马逊同步恢复进度; | |||||
| 3. 明确每个步骤的时间节点、交付物(如 “控制扩散” 阶段需提交《系统隔离确认单》)。 | |||||
| 9 | 明确将安全事件上报亚马逊的途径和程序 | 事件响应计划 | 安全团队 | 初始制定,定期更新 | 1. 上报途径:仅通过指定邮箱 security@amazon.com 发送,禁止使用即时通讯工具或口头上报; |
| 2. 上报内容模板:事件发生时间、类型、初步影响范围(是否涉及亚马逊业务)、已采取措施、联系人及电话; | |||||
| 3. 程序: | |||||
| - 一级事件(如大规模数据泄露):确认后立即上报; | |||||
| - 二级事件(如局部系统故障):1 小时内完成信息整理并上报; | |||||
| - 上报后 2 小时内未收到亚马逊自动回复,需重新发送并电话提醒(亚马逊指定紧急联系人); | |||||
| 4. 所有上报记录需抄送内部法务部门。 | |||||
| 10 | 审核和验证事件响应计划 | 计划审核与验证 | 安全团队 | 每 6 个月一次 | 1. 审核时间:每年 6 月、12 月第一周; |
| 2. 审核内容:流程与当前系统的适配性、角色责任清晰度、上报途径有效性、与亚马逊最新要求的一致性; | |||||
| 3. 验证方法:开展桌面演练(模拟 2-3 种典型事件),邀请亚马逊安全团队观察员(可选); | |||||
| 4. 审核后需形成《改进清单》,明确整改项、责任人、完成时限(不超过 30 天)。 | |||||
| 11 | 重大变更后审核计划(系统、控制、运营环境等) | 计划审核与验证 | 安全团队 | 变更后立即 | 1. 重大变更范围: |
| - 系统:核心服务器升级、云服务商变更、安全设备替换; | |||||
| - 控制:权限管理体系调整、数据加密标准更新; | |||||
| - 环境:办公地点搬迁、供应链核心厂商更换; | |||||
| - 风险:新法规出台、亚马逊安全协议修订; | |||||
| 2. 审核触发:变更完成后 3 个工作日内启动,由安全团队牵头,IT、业务部门派代表参与; | |||||
| 3. 重点验证:变更后是否产生新风险点、现有响应流程是否需调整。 | |||||
| 12 | 检测到安全事件后 24 小时内通知亚马逊 | 事件通知 | 安全团队 | 事件发生时 | 1. 时间计算:从 “事件确认”(而非 “首次发现”)时刻起算,24 小时内完成邮件发送; |
| 2. 通知内容必填项:事件详细描述(含时间线)、影响亚马逊的具体业务模块、当前处理进度、下一步行动计划; | |||||
| 3. 发送要求:邮件需加密(使用 S/MIME 协议),附件(如初步调查报告)需设置密码(单独通过短信发送给亚马逊联系人); | |||||
| 4. 记录保存:发送成功截图、邮件原文(含附件)需存档至少 5 年。 | |||||
| 13 | 根据适用法律要求通知相关政府或监管机构 | 事件通知 | 法务部门、安全团队 | 事件发生时 | 1. 法务部门负责识别适用法律(如欧盟 GDPR、美国 CCPA、中国《网络安全法》等); |
| 2. 通知时限严格遵循法律规定(如 GDPR 要求 72 小时内,特殊情况需申请延期并记录理由); | |||||
| 3. 通知内容需经法务审核,包含:事件基本情况、已采取措施、预计影响范围、联系人信息; | |||||
| 4. 同步流程:通知监管机构后 1 小时内,向亚马逊同步通知内容(脱敏处理敏感信息)。 | |||||
| 14 | 调查每个安全事件 | 事件调查与记录 | 安全团队 | 事件发生后 | 1. 调查步骤: |
| - 证据收集:系统日志(至少保留 90 天)、网络流量记录、员工操作记录、物理访问日志; | |||||
| - 原因分析:确定是外部攻击(攻击路径)、内部失误(责任人及原因)还是系统缺陷(具体漏洞); | |||||
| - 影响评估:量化受影响的亚马逊相关数据量、业务中断时长、潜在损失; | |||||
| 2. 调查团队:至少包含 2 名安全分析师,复杂事件需聘请第三方 forensic 专家; | |||||
| 3. 调查时限:一般事件 7 天内完成,重大事件 14 天内完成(需向亚马逊同步进度)。 | |||||
| 15 | 记录事件描述、补救措施及纠正流程 | 事件调查与记录 | 安全团队 | 事件处理后 | 1. 事件描述:需包含时间线(发现→处理→解决)、关键节点、涉及人员 / 系统; |
| 2. 补救措施:具体操作(如关闭漏洞、重置权限、恢复数据)、实施时间、负责人、效果验证结果; | |||||
| 3. 纠正流程:针对根本原因的长期措施(如更新安全策略、加强员工培训、升级监控系统)、实施计划、验收标准; | |||||
| 4. 记录格式:采用标准化表格,需经安全负责人签字确认。 | |||||
| 16 | 维护所有证据或记录的保管链 | 事件调查与记录 | 安全团队 | 持续进行 | 1. 保管链记录要素:证据编号、获取人、获取时间 / 地点、获取方式、存储位置、转移对象及时间、状态(完整 / 损坏); |
| 2. 证据存储要求:电子证据加密存储(AES-256 算法),物理证据(如服务器硬盘)封存于带锁保险柜,仅限授权人员访问; | |||||
| 3. 转移流程:每次转移需填写《证据交接单》,双方签字确认; | |||||
| 4. 保存期限:至少 5 年,涉及诉讼的需延长至诉讼结束后 2 年。 | |||||
| 17 | 根据要求向亚马逊提供相关文件 | 事件调查与记录 | 安全团队、法务部门 | 应要求时 | 1. 文件范围:调查报告、证据副本(脱敏非必要信息)、补救措施证明、纠正流程计划; |
| 2. 提供方式:通过亚马逊指定的安全文件传输平台(如 AWS Transfer Family)发送,禁止使用公共邮箱; | |||||
| 3. 响应时限:收到亚马逊要求后 48 小时内提供初步文件,复杂情况可申请延长(最长不超过 72 小时); | |||||
| 4. 记录内容:提供文件清单、发送时间、接收确认、亚马逊反馈(若有)。 | |||||
| 18 | 遵守安全事件沟通限制,不擅自代表亚马逊 | 事件沟通限制 | 所有相关人员 | 始终遵守 | 1. 禁止行为: |
| - 以亚马逊名义向媒体、监管机构、用户发表声明; | |||||
| - 泄露亚马逊未公开的业务信息、安全策略; | |||||
| - 承诺亚马逊承担责任或赔偿; | |||||
| 2. 允许沟通范围:仅限内部必要工作交流,对外沟通需由亚马逊书面授权后,按授权内容执行; | |||||
| 3. 违规处理:发现违规立即制止,记录在案,视情节追究行政或法律责任; | |||||
| 4. 培训要求:每季度对相关人员开展沟通规范培训,保留签到和考核记录。 |
Copyright © 2016-2025 湘ICP备19025363号